浣犵殑浣嶇疆锛中山坦洲人潮网 > 综合资讯 > 中山 > 璇︾粏鍐呭

织密兜底民生保障网 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人”

鍙戝竷: 2020-12-07 18:53   鏉ユ簮: 中山网   鏌ョ湅: 61461娆    鍒嗕韩鍒

1988年农历春节,一群文化人携带乐器和礼品赴社会福利院、光荣院和颐老院慰问演出,看到孤苦老人收到礼物留下眼泪的场景感触不已。一个“为孤独老人做点事”的念头,让中山慈善(敬老)万人行“一路高歌”走过了1/3世纪。

敢为天下先的中山人在改革开放刚刚富起来,就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奋进。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如今的中山兜底民生保障网已越织越密,各项民生建设稳步推进,走在高质量小康路上,争取不落下一人:2020年,中山市低保标准提高到1100元/月;2018年在全省率先建立大病困难帮扶中心后,今年先后成立了教育帮扶中心、危房改造帮扶中心,破解群众看病难、教育难和住房难三大历史问题;城乡先后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261家,长者饭堂集中就餐点68个,老人们安坐家中就可享受助洁、助餐、助医、助安服务等居家养老服务……

▲2019年慈善万人行现场。

■兜底保障网越织越密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家庭陷入了临时困境。疫情过后,我市困难家庭过得怎么样?今年5月,市民政局收到一封手写的感谢信,或许可以窥见答案。

写信人珍姨来自小榄镇,独自一人带着患有自闭症的儿子生活,过去都是靠亲戚朋友接济。疫情期间,经民政部门综合评估和低保调标后,去年还不符合低保标准的她被纳入低保家庭。从原本没有补助金到现在每月3000多元低保金的转变,让她感到“如释重负”,“对生活又有了希望”。

珍姨生活的转变,主要受益于市民政局今年4月颁布的《中山市2020年城乡低保标准及相关困难群众认定和救助保障标准调整方案》、省民政厅的《广东省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和生活状况评估认定办法》。

▲2019年慈善万人行现场。

前者将我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2019年的“1050元/人/月”调整为“1100元/人/月”,相应低保对象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在读(本科以下,含本科)学生、单亲家庭人员、重度残疾人、大病患者等还可在分类施保项目中每月按新标准440元/人增发分类救助金;后者则提出,照顾到因病、因残、因学等刚性支出负担过重、影响基本生活的支出型贫困家庭,其家庭财产和家庭收入在核算时应采取更加灵活综合评估。两个政策文件“加持”下,今年,像珍姨这样的一批边缘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水平得到切实的保障。

我市自1997年建立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12年又建立了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每年根据上年度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而调整。到2019年,全市低保标准已提高到1050元/人/月,当年发放低保金4796万元。今年是低保标准第14次提标,截至11月,已有3122户低保户领到低保金6785万元。我市兜底民生保障网通过自然增长、分类救助、财产和收入核算灵活综合评估等系列举措,既实现了应保尽保,又实现了精准帮扶,兜底保障的“力度”彰显出民生发展的“温度”。

▲中山市大病困难帮扶中心。

■破解困难群众生活难题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中山,不少户籍家庭在家人患病前生活还过得去,患病后却一贫如洗。2013年12月底,《中山市困难居民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办法》出台,2016年、2018年两次修订完善,逐步探索破解支出型贫困群体的医疗救助难题。

曾经只对收入困难群体开展的医疗救助,如今凡患病后家庭医疗支出超过当年收入的一定比例,也能纳入到政府医疗救助范围。2018年,市民政局率先在全省建立中山市大病困难帮扶中心(中山市完美慈善帮扶中心),采用“政府专项资金+社会慈善资金”的运作模式,对该群体一帮再帮。如前不久患病的神湾镇胡先生,因主动脉夹层、十二指肠出血并失血性休克等疾病紧急送医院抢救,治疗近6个月,治疗费用高达61万元(个人缴费部分31万余元),让每月只有4000元收入的夫妻俩愁煞不已。胡先生通过市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和两次慈善救助,本人最终只需负担0.96万元。

参考中山市大病困难帮扶中心的成功运作模式,今年6月、9月,中山市教育帮扶中心(刘蓉蓉教育帮扶中心)、危房改造帮扶中心也相继挂牌成立。至此,困难群众的看病难、教育难和住房难三大问题得到历史性的突破。

▲西区长者饭堂。

■贴心服务胜似“养儿防老”

12月2日上午10点多,家住火炬开发区张家边社区的85岁老人吴细英,赶到张家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玩完纸牌后,她来到长者饭堂排队“刷脸”取午饭——这便是她退休后一天上午的生活。

吴细英育有两子一女,丈夫离世后随小儿子居住,儿子、儿媳和孙子中午分别在单位和学校解决。过去没有长者饭堂,吴细英只能加热剩饭剩菜,简简单单一餐。有了社区长者饭堂,如今每天上午享受康乐设施后,她带着热腾腾的饭菜回家。“熬了半辈子,过去说养儿防老,现在政府、社区和社工们提供的服务比子女还贴心。”

离吴细英家不足百米远的基围塘街,61岁的刘国权是一名孤寡老人。1998年,一场车祸致残后,他便独自一人住在一间小屋里。30平方米不到的屋子,门窗和墙体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今年,火炬区社区和社会事务局为他进行了居家安全改造,修了全新的坐厕、重新拉了线网。房子的显眼处,贴着一张日程表,记录着政府免费家政的上门时间和康复师上门义诊的时间表。“政府对独居长者无微不至,每天除了可以享受免费的午餐,每周还有2个小时的免费家政,针对我身体残疾还有康复服务。”刘国权感激地说。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截至11月底,我市已建设社区居家养服务中心(站)261家,还建有长者饭堂和就餐点68个。这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和长者饭堂为一众长者提供着助洁、助餐、助医、助安以及精神慰藉等多种服务,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愿景逐渐变为现实。

年关临近,中山慈善万人行主题曲又将唱响。与爱同行33载,这一属于每个中山人的节日已筹款超过16亿元,参与了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110多项公益项目的援建。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展望,有着政府越来越完善的兜底政策,有社会爱心人士和广大公益组织的添薪加火,迈向小康后的中山,幸福底色一定会越擦越亮。

记者 查九星 徐钧钻 钟民轩

责任编辑:王可荣

鎵撳嵃 | 鏀惰棌姝ら〉 |  Mail缁欐湅鍙 | 涓炬姤
鍒嗕韩鍒帮細 鏇村

涓婁竴绡 涓嬩竴绡

璁哄潧鎺ㄨ崘

  • 娲诲姩
  • 鏂板笘
  • 鎺ㄨ崘
  • 鎺掕

鍟嗗鎺ㄨ崘

  • 鏂板簵
  • 鎺ㄨ崘
  • 鐐硅瘎
  • 鎵撴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