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山坦洲人潮网 > 综合资讯 > 中山 > 详细内容

“五一”假期如何吃得安全?中山最新提醒

发布: 2022-4-29 11:10   来源: 中山网   查看: 20859次    分享到

4月28日下午,中山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疫情防控工作第91场新闻发布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永森回应了记者提问。

问:每逢假日,市民的食品消费激增,对于五一期间的食品安全,市场监管部门有什么提醒呢?

答:为确保人人都过个平安健康的假期,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示广大消费者“五一”期间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外出就餐要选择食品经营许可证、健康证明公示齐全、环境整洁、具有良好量化等级(笑脸)、建有“明厨亮灶”的餐饮单位就餐;不吃无证无备案摊点食品;变色、异味、口感不正常的食物不可食用;不食用烤制半熟或焦糊的食品;吃烧烤时不可大量饮用啤酒,防止铅和致癌物苯并芘吸收量过高;不食用鱼、肉、蛋、乳等未烧熟煮透的食品,防止沙门氏菌污染,引发食物中毒;不食用无“四证一码”的进口冷链食品,或未经检验检疫或来源不明的畜禽制品;食用小龙虾不要食用毒素含量最高的头部,特别是鳃部,不要食用没有熟透的小龙虾,以防肺吸虫寄生;慎食熟制后久放再加热的小龙虾;尽量不食用街头无证无备案摊贩加工制作的熟肉、凉拌菜、凉皮等高风险食品。

二是网络订餐要尽量选择“距离近、证照齐、卫生好、量化等级高”的餐饮单位订餐,缩短食品运送时间;收到食物后请注意查看餐食包装或封签有无破损,勿长时间存放;尽量不网购凉菜、生食海产、冷加工糕点等高风险食品。

三是老人、儿童和免疫力低下人群尤其应注意饮食卫生,适度食用冷饮,切忌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合理搭配,少食油腻和生、冷食品,防止病从口入。

四是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餐前洗手的习惯,降低“病从口入”风险。倡导吃多少点多少,不浪费。在集中聚餐时,应配置足够的公用筷子或勺,提倡用公筷、公勺,尽量避免用个人使用的餐具在公用的餐盘中夹取食物或为他人夹菜。

同时,春夏季节,温度、湿度较高,是一年中最容易出现食物中毒的时候。各位市民朋友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野生蘑菇生长旺盛,普通人难以准确鉴别其是否有毒,极易误采误食,导致食物中毒,最好的方法就是不采摘、不买卖、不加工、不食用野生蘑菇。

二是湿米粉、银耳、木耳等食品在春夏季易受米酵菌酸毒素污染,加热烹制也无法消除,食用后仍可引起中毒。因此,发泡过夜的木耳、银耳,隔夜的湿米粉就不能再食用。

三是其他要警惕的食品安全风险,例如:河鲀鱼、发芽的土豆、未煮熟的四季豆,以及易被当成五子毛桃的断肠草(钩吻),都是这个时节容易误食引起中毒食品,应该丢弃,不要食用。

市民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或发生食物中毒症状,要立即到附近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不要乱服药物,要保留问题食物、购物单据,可以拨打电话12345、12315进行投诉举报。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周映夏

◆图:记者 王云

◆编辑:汪佳

◆二审:朱晖

◆三审:吴森林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打印 | 收藏此页 |  Mail给朋友 | 举报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 下一篇

论坛推荐

  • 活动
  • 新帖
  • 推荐
  • 排行

商家推荐

  • 新店
  • 推荐
  • 点评
  • 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