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山坦洲人潮网 > 综合资讯 > 中山 > 详细内容

腾出好地段 种下“梧桐树”

发布: 2019-7-26 08:44   来源: 中山网   查看: 84次    分享到

小榄镇东区社区大力改善设施配套,“一河两岸”改造让社区居民有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记者 缪晓剑 摄

用3层楼的出租物业“换”一个岭南风格的街头公园;拆掉沿河房屋和锌铁棚,打通人行步道并配建停车场……在小榄镇长堤河畔,不到300米的距离内,东区社区拆掉3座物业建筑,打通沿河路,换来了一河两岸的秀美景色。

不仅如此,东区社区还不惜放弃黄金地段年租金58万元的物业出租,额外投资370多万元,改建为新的社区卫生服务站。

拆掉集体物业,放弃真金白银的物业租赁合同,社区如何算这笔账?

“现在要想怎么打造环境,完善配套设施,把人留下来。”东区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苏鉴堂说,群众对美好生活有什么向往,他们就努力按目标实践。

■拆6栋物业建“一河两岸”

7月16日下午,小榄镇基头路路口,长堤河畔绿树成荫,两岸树立风格一致的石栏,为长堤河增添了古朴的风味。靠近东区社区民居一侧,岸边设置了人行道,铺设了麻石,还设置了石凳。居民可在树荫下乘凉,看舟艇在河中穿行。

在路口北帝庙一侧,石栏延续了短短一段之后,便是一段细细的铁栏杆,与对岸格格不入。

“河对岸的栏杆,是镇里早年修建。我们社区现在也在建设,成熟一段,推进一段。”东区社区党委委员卢舒韫说,长堤河环境得天独厚,但沿河道路窄,停车乱,居民要求改造的呼声较高,社区决定推进“一河两岸”项目。在东区社区原一村,今年5月开工的“一河两岸”项目正在施工,麻石已铺设大半。

东区社区原三村的项目已改造完,通往河岸的路口设置感应闸口,社区还拆除了一栋锌铁棚物业,配建了拥有23个车位的停车场。岸边不停车,腾出了一大片休闲空间。

“原来这路口就有一栋房子,路口很窄。岸边停完车,路面只剩一米五宽。”郑先生坐在石凳上说,改造后,再没有社会车辆在岸边乱停,晚上很多居民到这里纳凉,有时候石凳都坐满了人。

“要面对不少难题,社区克服了很多困难。”卢舒韫说,截至7月份,今年社区为推进“一河两岸”建设,已拆除6栋建筑物,包括一部分集体物业。

■挖掘空间为18个村建公园

在长堤河边的北帝庙旁,建有一个小街头公园。砖瓦设计搭配竹子,充满了岭南风格,公园广场上设置了供群众休息的椅子。

“原来这里还是3层楼房。”80多岁的杜伯说,他住在公园附近,没想到社区拆掉了楼房建了公园。现在,这个看似不大的公园,是他常来的地方。

同样是在长堤河畔,深涌牌坊旁边的一大栋建筑,墙外搭起了脚手架和绿色的防护网,开始围蔽施工。这是东区社区正在建设的卫生服务站。

“原来是一家很大的KTV。每年的租金有58万元。”7月23日,苏鉴堂告诉记者,该物业位置好,租金可观,为了升级医疗卫生服务,社区在合同到期后将其收回,并投入370多万元进行改造。同时,社区还拆除了相邻的集体物业旧建筑,规划建设公园。在十八村,东区社区已拆除一栋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的集体物业,建设具有停车场和篮球场功能的综合停车楼。

类似的项目,在东区社区还有很多。苏鉴堂说,按照小榄镇城市提质工程的部署,东区社区计划挖掘集体物业的空间,为全社区18个自然村配建一个公园,成熟一个建设一个。

■用高质量发展眼光看得失

如何看待用集体物业“换”公共配套这种做法的得失?

在社区班子工作21年的苏鉴堂说,群众的需求在变化,社区管理观念也得跟上。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东区社区经济发展一直以出租物业为主。近年来,社区集体投资建设了3大商业项目,还建设了几大市场和加油站,发展迅速,去年集体收入超2.4亿元,第三产业的贡献超70%。在村改居之前,18个自然村各自建设了大量零散的物业用来出租。现在看来,整合零散物业也具备了条件,做强做大项目是转型升级的需要。

“社区管理和经营,得用高质量发展的眼光看。得把群众需求转化为实在的项目”苏鉴堂说,以卫生服务站为例,在了解到群众希望社区卫生服务站多配药品、扩大空间、增加医生的诉求后,社区两委马上到卫生服务站及周边社区调研,拟定3个新建项目选址方案,征求专家意见。3年前,经居民代表大会表决,东区社区确定了如今的选址。原卫生服务站面积仅有700多平方米,新的卫生服务站建成后将达到3405平方米。

“把环境培育起来,营造文化氛围,配套公共资源,人才能留得住。”苏鉴堂说,有了人才,就有了活力,未来就有希望。

作者:隋胜伟 缪晓剑责任编辑:陈映彤

打印 | 收藏此页 |  Mail给朋友 | 举报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 下一篇

论坛推荐

  • 活动
  • 新帖
  • 推荐
  • 排行

商家推荐

  • 新店
  • 推荐
  • 点评
  • 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