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犵殑浣嶇疆锛中山坦洲人潮网 > 综合资讯 > 中山 > 璇︾粏鍐呭

“老石岐”镜头下的中山越来越年轻

鍙戝竷: 2018-1-11 09:10   鏉ユ簮: 中山网   鏌ョ湅: 53娆    鍒嗕韩鍒

曾旻雨和街坊分享拍摄的照片

1988年,岐江河上龙舟赛。远处是现今中恳百货位置。曾旻雨摄

和左图相似的视角下,当年的一片瓦房如今是高楼大厦。 曾旻雨摄

1987年,当曾旻雨用340元兑换券在广州友谊商店购买了一台凤凰相机时,他没有想到,自己将会与这座城市的记忆定格联系在一起。30年,弹指一挥间,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如今已有了丝丝白发,岁月前进的年轮已让个人关于成长的很多记忆变得模糊,但是30 年坚持,让镜头里记录的城市沧桑巨变可触可摸可感。

曾旻雨说,作为“老石岐”看着熟悉的地方一点点变化,并变得更好很欣慰,而自己也享受了城市开放和包容发展的 “红利”,从而有了更加丰富的人生。“今天的记录就是明天的历史,我将坚持下去,不辜负这个城市。”

■30年用镜头记录城市巨变

坐在记者面前的曾旻雨,随身带着一台相机,手机里存放了很多照片。他拿出一沓黑白照片给记者看。清溪路石岐糖厂等待渡船的男子,在太平路沙岗墟旧址卖鱼的渔民,停满渔船的张溪村河涌,热火朝天建设的华柏路,当年还是一片农田的竹苑新村……时间过去了二三十年,曾旻雨仍然记得当时拍摄的地点和视角。“城市变化太快了,无论是中山的城市面貌还是经济发展水平,真可以用‘沧海桑田’来形容。”如果不是曾旻雨仔细地跟记者介绍照片中当时的方位,记者真的很难把现代化的中山城与照片中的旧貌对应起来。

1987年,那是一个夏天,23岁的曾旻雨用兼职做导游挣的港币小费,换了340元兑换券购买了凤凰205相机,那时10元港币可以兑换3元左右的兑换券,有了兑换券才能在友谊商场购买商品。曾旻雨攒了4年多才有了这笔收入。因为工作的原因,曾旻雨接触了大量的港澳游客和外国人,他对他们手中的相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向往,所以才有了他的第一台相机。

当时流行到农村拍风景,但是曾旻雨喜欢“走街串巷”拍人物,闲暇时,曾旻雨就会骑着单车背着相机拍一拍,那时的胶卷很贵,他很珍惜每一次按下快门的机会。1987年的中山,留在曾旻雨印象里的,是岐江河畔的富华酒店,石岐“南郊”的京华酒店,正在建设中到处挖成土坑的华柏路,正在建设中柏苑新村和花园新村,以及再往南还是一片水稻田的“郊外”。

曾旻雨说:“城市的变化太快了,从那时候起,不管是镜头里,还是亲眼所见。”在他看来,当时的华柏路是打通市区与郊区的重要干道。华柏路开通后,推动了城市的快速东扩。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山中心城区的范围不断扩大,那些被称为“郊外”的地方,陆续屹立起高耸的商业大楼,数公里内就有利和商圈、假日商圈、盛景尚峰CBD、远洋大信商圈,兴中道、中山路、起湾道、长江路……新的城市主干道上车水马龙,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与繁荣。

■新时代创造更多机遇

曾旻雨青壮年时期正好赶上了改革开放和中山城市快速发展的大时代。青春的热血和梦想,因为有了时代的新风熏陶,他的人生选择也和他的镜头感一样,有独特的视角。

作为土生土长的“老石岐”,曾旻雨83年大学毕业分配时,英语专业的他面临着很多选择,但他一心想回到石岐工作。母亲也为此辗转难眠。曾旻雨说,自己从小对家乡就有一种天然的认同和自豪。幸运的是,他如愿以偿,成为了华侨中学的一名英语老师,是高考恢复后分配到侨中的第一批应届毕业生。曾旻雨钻研教学,并邀请来侨中参观的外国人进课堂与学生们交流,颇受欢迎。当时懂英语的人才很少,加上改革开放,到沿海城市访问、参观和旅游的境外人士越来越多,寒暑假期间,曾旻雨就利用特长做兼职导游。这段经历,不仅给曾旻雨带来了收入,而且开拓了他的视野。不安分的他,看到了人生中更多的可能性,于是,1987年底,在众人的不解中,他脱离了体制。

此后的30年,曾旻雨利用自己的英语特长,进过外资企业,进过国企,也曾在邓小平南巡后创业,如今,他在本地一家上市公司任职。这期间,他做过酒店培训和管理、进出口业务、市场拓展、企业高管……“我要感谢这个时代,机会更多,选择更多了。”曾旻雨深有感触。当年辞掉教师这一“铁饭碗”,曾旻雨面临的现状是:按照当时的政策,很多单位对于辞职的教师是关上大门的。所以,1987年9月,他从当时的《羊城晚报》上一则招聘广告上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即到广东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下属企业珠海旅游培训中心做酒店培训。半年之后再“曲线”回到中山。

“现在的时代对人才越来越重视和尊重,人才环境越来越公平公正,不管你来自天南还是地北,只要你有才,就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曾旻雨说。他认为,也正是城市的发展和包容,才让自己有了这么多的机会去选择,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进而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和城市发展的红利。如今,年过半百,物质生活已经逐步得到了满足,他要感谢这段丰富的人生阅历,也觉得更有责任去为这个城市做点什么。

■老骥伏枥留住城市记忆

时间流逝,“钻”入曾旻雨镜头的,不仅仅是土生土长的中山本地人,也有了越来越多的说着各地方言的外地人。走在熟悉的老街上,曾旻雨有时候有一种错觉,有些街坊正在老去、离去,有些已经搬走,新的面孔越来越多,曾旻雨说,他要坚持拍下去,这些都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

“今天的照片就是明天的历史。今天不拍,明天就会后悔。”——如今的曾旻雨,把自己定位于 “记录者”,近期主要分三个专题进行创作:石岐老街、东乡风情(东乡,即石岐以东到开发区、南朗一代)、马山变迁,他给自己的任务是每天都要有一张作品,并且一直坚持下去。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曾旻雨的作品,也唤起了他们童年或某个时期的记忆,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新老中山人加入进来,一同为留住城市的记忆而努力。曾旻雨对此很欣慰,“未来10年,中山还将迎来质的飞跃,我更加要做好记录。这是我的心愿。”

鎵撳嵃 | 鏀惰棌姝ら〉 |  Mail缁欐湅鍙 | 涓炬姤
鍒嗕韩鍒帮細 鏇村

涓婁竴绡 涓嬩竴绡

璁哄潧鎺ㄨ崘

  • 娲诲姩
  • 鏂板笘
  • 鎺ㄨ崘
  • 鎺掕

鍟嗗鎺ㄨ崘

  • 鏂板簵
  • 鎺ㄨ崘
  • 鐐硅瘎
  • 鎵撴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