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山坦洲人潮网 > 综合资讯 > 影视娱乐 > 详细内容

解读《南京南京》三大疑点 角川为何死因不明

发布: 2009-4-24 11:27   来源: 网易娱乐   查看: 1515次    分享到

备受关注的《南京!南京!》公映之前,陆川对自己作品有过大量的解读说法,反复强调角度的新颖。这似乎方便了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然而观影后却发现影片另有真相。

网易娱乐独家评论 (文/阿尼吉) 备受关注的《南京!南京!》公映之前,陆川(去他博客看看)对自己作品有过大量的解读说法,反复强调角度的新颖。这似乎方便了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然而观影后却发现影片另有真相。

疑点一 片中并非“抵抗比比皆是”

陆川的话:

“中国人的抵抗史”,“用电影为抵抗者立传”,“抵抗其实比比皆是”,“我想再说一遍,这部电影反应的不是中国人的耻辱,而是中国人的抵抗的精神,请大家一定要记住,从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到最后一个镜头,我们都是在讲的中国人的抵抗”。

影片真相:

跟以往表现南京大屠杀的电影相比,陆川认为自己作品表现出了中国人的坚决抵抗。《南京!南京!》里的中国人可以分为士兵(陆剑雄)、文人(唐天祥)和女性(姜淑云)三种不同的类型,开头巷战争夺确实是在表现抵抗,给人置身其中的窒息感。然而仅仅二十分钟不到,在日本人的猛烈炮火下,中国军队死的死,俘的俘。

主角刘烨早早地牺牲了,对观众来说所谓的抵抗到此为止或者说点到即止,后面无论是史实还是电影,总之也就没了抵抗的影子。相比于抵抗的强说辞,在表现中国一方上,视角凌乱,人物单薄。

陆川说自己翻了大量史料,南京城破时除了逃兵,到处都有抵抗。事实上他看到的依然是少数人,就像他的镜头也出卖了他。片中那场戏,我们看到人数众多的中国群众和士兵,面对远少于自己的日本小队,表情麻木,意志早已崩溃。

如果要在少数人的抵抗和多数人的麻木中选择,无疑后者更接近历史真实,因为就连陆川自己都这么表现了,可他依然要抓着抵抗二字不放。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不这么说,那就不能突出《南京!南京!》的卖点,也无法保证影片的正确性,那他的作品就跟以往的南京大屠杀题材没有任何区别。灌输一个抵抗的概念,就可以占据道德的制高点。

所以陆川一厢情愿地让范伟赴死,让高圆圆主动求死。这些人物的死关乎尊严,而非抵抗。何来抵抗,被动抵抗,无声抵抗?这么说来,把“不抵抗”发扬光大的老蒋也一直在奋力“抵抗”。如果意念能集体发功,就不会有之前淞沪会战的大熔炉和绞肉机。

对于日本人的大举侵略,一边挨打一边在心里咒骂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陆川也相信荷枪实弹才是抵抗。更为讽刺的是所有陆川认为作出了抵抗的人全部死了,而逃出地狱的几个人并非英勇抵抗,而是依靠一个日本人的善心,这就是“抵抗”的意义吗?

疑点二 拉贝的线索并非“一小点内容”

陆川的话:

“他中间就走了”,“不会过多着墨于拉贝这个人物”,“这个视角只是大海中一颗亮眼的珍珠,我想要整个大海”

影片真相:

导演说拉贝戏份只是一小点内容,然而它几乎成了电影的重中之重。去掉巷战,去掉日本人,《南京!南京!》篇幅最长、戏份最为突出的内容无疑是跟拉贝和安全区有关。

陆川选择了淡化拉贝,突出助手唐天祥和女教师姜淑云,无疑是为了增加中国人的戏份。然而这两个角色并不能说特别成功,唐天祥最后抛下老婆去换同胞的性命缺乏说服力,姜淑云的人物塑造流于表面。两个人物的命运安危,其实都跟拉贝的去留联系在一起。

陆川选择摘掉拉贝,让他以配角形象出现,无非还是为了服务“中国人的抵抗”。说起来实在有些尴尬,我们确信拉贝拯救了几十万的南京市民,却很难猜测到底有多少人是做出了抵抗。好比陆川说的比比皆是,我们在电影里其实很难看到,只在资料里看见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幸存者描述,从这一点上《南京!南京!》就有些站不住脚。

当然从电影表现手法上讲,舍弃拉贝、塑造中国一方人物无疑便于观众理解,拉近距离,容易感同深受,但模糊史实的做法实在值得商榷。上苍保护不了中国人,政府也不见了踪影,贫民百姓只能寻求德国人的保护。拉贝的身份很复杂,但历史留给他的解说词只有这么一句:“拉贝是一个好人。”

随着《拉贝日记》的上映,两部影片的比较会越来越多,希望不要出现为了商业大卖去拆对方台。就如国外拍不尽的二战片,南京大屠杀的题材最好能越来越多,从平凡人视角去看待这一灾难,谢绝煽动,挖掘出真实的东西。

疑点三 死因不明的角川

陆川的话:

“每个人物都有原型可考”,“角川最后那场戏是我最后想出来的”,“拍到结尾的时候,我内心就盼望着角川死”

影片真相:

看到结尾那些带有生卒年份的人物照片,陆川的布局几乎让人信以为真,如果你完全认可那就大错特错了。就说最有代表性的角川,他就是充满虚构编排,爱上慰安妇的情节很感人?怎么看都有些不可思议,为什么要表现战争所造成的压抑,就要塑造角川是童男,所以爱上了日本慰安妇?

原先的教会老师身份,无非为了跟姜淑云的身份对上,才能带出后面的戏。一系列铺垫的用意,就在于结尾的自行了断。把单一个体放回整体中,角川就是个异数,他的仁慈并不是真实的日军形象。战争中的自杀与战后摆脱不了阴影的自杀有着本质区别。

对比以往的抗战电影,《南京!南京!》真正说有彻底改变的,无疑是加入了日本兵角川的视角。正如多数观众的直观感受一样,角川这个人物比所有中国人都要来得立体和丰满,有内心变化,有行为选择。但他为什么要死,还在死之前给中国人放生。是百合子的离去让他心力交瘁,是被姜淑云的视死如归如触动,又或者是战争恶魔将他折磨得不成人形?这样的结局有些暧昧不清。

角川用自己的死,成全了小豆子吹着蒲公英的希望,即便摆在眼前的依然是片沦陷的国土。唯一的解释就是角川好比陆川本人,他代日本人完成了反思和谢罪。这一出想像出来的结局,以及之前的日本人群舞祭祀戏,都仿佛游离在主题之外。

“小豆子还活着”,说明希望尚在,生命犹存。“中国不能亡”和“我要回日本”,分别从不同角度满足了观众的心理期想。什么都想讲,每个点都想要,结果只会是有所欠缺。

(本文来源:网易娱乐专稿 )

打印 | 收藏此页 |  Mail给朋友 | 举报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 下一篇

论坛推荐

  • 活动
  • 新帖
  • 推荐
  • 排行

商家推荐

  • 新店
  • 推荐
  • 点评
  • 打折